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美学视角下的尝试

文/高艳慧

作者简介:高艳慧,河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张建敏的《庄子与中国艺术》(以下简称《庄子》),全书十余万字,分析了庄子哲学对中国艺术的深远影响,从艺术史角度解读了庄子思想,对庄子哲学做了美学与艺术的思考。

《庄子》将散文式手法与论文合二为一,洋溢着散文诗般的自由奔放及学术论文式的逻辑思辨。书中对艺术品与艺术史的评论充满庄子哲学的闪耀思绪,及厚重真切的历史感。作者特别注重艺术品中生命意义的彰显,并用深情笔调描绘了对生命价值的美好追求。


微信图片_20231204143614.jpg

《庄子与中国艺术》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对艺术品精细入微的解读与哲学诠释是本书又一写作特色。《庄子》犹如一部精编散文式的中国艺术史。它有着艺术史编写要求的宏大叙事与时间线索,但作者更多精力赋予了艺术品的评介上,这些评介有着艺术创作者的独到眼光。

中国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艺术角度分析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是一件有趣生动且富于学术价值的事情。深受庄子哲学影响的中国艺术如同协奏曲般,用笔墨丹青、诗词歌赋乃至造像建筑等具体形式,始终陪伴在诠释天理人心的中国哲学左右。陈建敏的《庄子》是在美学视角下研究庄子的一次尝试。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为之作序:“哲学可分两种,一种是概念哲学,一种是想象哲学。庄子便属于后者,而想象又总是同审美联系在一起的。想象力和美感构成了庄子创作运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敏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更可贵的是,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借助庄子,重新勾勒了从新石器时期到民国时期的中国艺术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所以能够通过庄子串联起整个的中国艺术史,也正因如此;另一方面,中国艺术的这一进程又反过来激活了庄子的思想,使得它具有一种横亘于时间之上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庄子画像.jpg

庄子画像


《庄子》以生命视角解读庄子哲学,以艺术发展的独特美感与内在规律分析庄子哲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如作者用商周之际青铜器纹理的转变分析艺术风格与理性基础的内在关系,用三山五园的布置细节讲述庄子哲学关于理性发展预言的准确。在对盛唐气象的描绘中体现了庄子精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恢弘气魄,在对宋代绘画的论述中反映出庄子精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洒脱超逸。本书始终围绕着理性与艺术二者关系展开论述。理性是一切哲学与思想的发生地,但哲学与思想却总是想要超越理性自身,艺术则为这种超越提供了可能。

庄子哲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为人处世的指南,也是能够应用于笔墨纸张的生动艺术理论。《庄子》用庄子精神描述中国艺术发展:“中国艺术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之后依旧保持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它的未来之路亦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与遐想。庄子精神不会为艺术设定一个必然的方向,它只是时刻提醒着艺术要去表现心灵的真实状态。在庄子精神看来,中国艺术的过去和未来仿佛就是一场有关庄周和蝴蝶的千年梦幻。在那个充满美感的玄梦之中,庄周和蝴蝶的区别、过去和未来的分野,以及现实与彼岸的界限都已然无足轻重。因为艺术能够超越时空和形式的羁绊,与生命本真一同飞舞。”在作者看来,理性与灵感的相互激荡、达到超然状态是庄子精神的精髓,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生命与艺术创作的理想境界。